發布日期:2022-04-20 點擊率:67
在數據通信網中,按一種鏈路協議的技術要求連接兩個或多個數據站的電信設施,稱為數據鏈路,簡稱數據鏈。數據鏈路(data link) 除了物理線路外,還必須有通信協議來控制這些數據的傳輸。若把實現這些協議的硬件和軟件加到鏈路上,就構成了數據鏈路。
數據鏈路,在電信術語中,是異地用于收發數據的工具和媒介。它也可以是一個由通信終端和連接電路組成的系統,具體的通信由專門設計的協議來控制。 但與此同時,數據鏈作為一種特殊的鏈接系統,是和一般的通信系統是不同的。數據鏈路的本質是以數據傳輸為媒介構成的鏈路總和,包括鏈路、鏈路節點和鏈路關系。基本上來講,數據鏈路這個概念主要應用于軍方的不同作戰平臺之間,以確保信息的共享。由此,能夠在不同的作戰平臺間形成緊密的戰術鏈接關系,是數據鏈區分通信系統的質的差別。數據鏈路包括傳輸的物理媒體、鏈路協議、有關設備以及有關計算機程序。但不包括提供數據的 功能設備(即數據源)和接收數據的功能設備。數據鏈路是根據不同的用途與特定的需求研制的,不同的數據鏈 路有其相應的標準與編號,例如,美軍有link11、link16、link22 等多種數據鏈路。
所謂“鏈路協議”,是指建立、保持 和釋放一個邏輯數據鏈路以及經由鏈路傳送數據的一組規則。數據是要通過一定的物理媒體如電話線、微波或光纜傳輸的。
數據鏈路的作用與數據電路不同,不是單純地在兩地間實現數據信息的傳輸,而是按照規定的交互工作方式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DTE間有效地交換信息。為此,通信雙方必須建立一定的協議,對所采用的信息格式、通信順序、差錯控制以及在信息傳輸與交換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情況的監控與處理方式作出規定。這樣的協議稱為數據鏈路控制規程。數據鏈路即是按照一定的數據鏈路控制規程來進行工作的。
與數據電路相對應,數據鏈路也存在兩種基本的拓撲結構,即點對點鏈路和一點對多點鏈路,而環型鏈路實際上也是后者的一種派生結構。無論在點對點或一點對多點的鏈路中,在任一時刻由哪個數據站發送信息、哪個數據站接收信息,或者兩個站相互同時發;、收信息,這均需按數據鏈路控制規程的規定來控制。數據鏈路存在單向,雙向交替與雙向同時三種不同的操作方式,它們的意義相當于數據電路的單工、半雙工與全雙工的三種不同類型電路。但是,二者不一定是一一對應的關系,比如在一條全雙工數據電路上,可以根據需要選擇以上三種方式中的任意一種鏈路操作方式。不過,如果是單工數據電路,那就只能構成單向式數據鏈路,而不能選用其他方式。
link 22是北約國家共同開發,用以取代link 11的下一代數據鏈系統,也稱北約改進型link 11。它是一種保密、抗干擾的超視距戰術通信系統,主要應用于海上艦隊,可在陸地、水上、水下、空中或太空各平臺之間,進行電子戰數據交換以及指揮控制指令與情報信息傳遞。為了在信息格式上與link 16兼容,link 22采用了由link 16衍生的信息標準以及link16的結構和協議。link 22與link 16一樣也是采用TDMA技術,在高頻和超高頻頻段采用跳頻模式以提高抗干擾能力,通過情報自動化網絡管理技術提供更好、更優異的性能按計劃link 22將在2015年前取代link 11。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擁塞現象概述